□ 王薇薇
辅修学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在主修专业课程之外,结合自身兴趣和个人需求辅修一门区别于主修专业课程的其他专业课程。高校法学辅修学位培养模式,关注对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技能的指导,旨在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这一模式不仅能够提升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学素养,拓宽其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而且可以增强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参与法治社会建设,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加强宣传组织,建立主辅修教务管理联动系统。高校落实法学辅修学位培养模式,需提升对辅修学位培养的重视程度,对主辅修学位培养进行统筹布局、系统规划。
加大宣传力度,使非法学专业学生充分了解法学辅修学位培养模式。高校可从社会对法学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角度入手,结合现阶段关于辅修学位培养的相关政策,制定宣传方案。通过政策解读讲座、社会实际座谈会、人才需求分享会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政策、明确社会需求的转变,意识到法学辅修学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同时,高校法学院应调动辅导员、专业教师参与法学辅修培养的积极性,力求为法学辅修专业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
完善招生流程,便利学生申请报名。高校可明确学生申请、教务处审核、财务处缴费、教务处注册、教务处生成法学辅修教育管理系统等流程。在此基础上,向法学院下达教学任务,由法学院负责法学辅修专业学生的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如此,便可在最大化方便学生的同时,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学辅修学位申请落实相关流程。
建立教务联动系统,齐抓共管落实好辅修学位培养。高校其他学院应与法学院协同,齐抓共管形成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合力。利用学校课程资源管理平台,开发建设法学辅修教育课程网站,协同其他学院共建共享法学辅修教育教务系统。系统中应包含学生的个人信息、主修辅修课程、课程评分等资源,确保法学院与其他学院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信息联动;涉及法学辅修课程的相关资源,结合对选课、上课、考核等模块的细分,形成科学合理的法学辅修教务联动系统,确保法学辅修学位培养模式的顺利落实。
完善师资队伍,打造主辅修复合型教学队伍。高校推进法学辅修学位培养模式,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应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通过引进复合型教师、培养教师等方式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引领法学辅修学位培养模式的落实。
引进复合型法学师资力量,优化调整教师队伍结构。高校可从优秀科研机构、律所及其他优秀高校中,聘请既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又掌握包括但不限于外语、文学、医学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来校担任法学辅修学位培养的教师,以此优化师资队伍人员结构。例如,在外语专业学生参与法学辅修学位培养实践时,高校可通过聘请具有法学专业知识与法律行业从业背景的外籍教师,或邀请国内知名且具有丰富涉外法律服务实务经验的律师,与本校法学院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外语专业学生辅修法学学位培养的教师队伍,依托法学辅修学位实践,培养出“法学+外语”复合型人才。
注重培养校内法学教师,增强教师队伍综合素养。除引进复合型教师外,高校可从本校法学专业教师入手,以法学辅修学位培养的学生实际为依据,为法学专业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增强法学专业教师综合技能。注重对法学教师务实能力、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帮助法学教师成长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统一的高水平教师。同时,高校可落实“传帮带工程”,鼓励法学专业教师接受在职培训或开展脱产进修。通过理论提升与实务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综合素质较强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使其能更好地为法学辅修学位培养模式实践贡献力量。
都说成功需要自律,的确,成功者大都很自律。前两天还看到有人晒扎克伯格的日常,包括之前有人晒王健林的行程,大家纷纷感叹,真自律啊,怪不得成功的是他们。
我们做企业,投资人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就是,why you,为什么是你?这个钱为什么只能你赚?这些用户为什么必须选择你?你的护城河是什么?这个问题很经典,并不是刁难,我去投企业我也会问,你的护城河是什么?你的壁垒是什么?
重视实践教学,培养法学人才复合型技能。落实法学辅修学位培养模式,强调人才既需要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和另一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也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及课外实践等方式培养法学人才的复合型技能。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锻炼人才复合型技能。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事实推理和法律推理能力,帮助学生把握案件的关键点;采用模拟法庭教学法,组织学生审理案件,以角色扮演开展庭审相关工作,以此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校应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统一,关注主修课堂与法学教学实践方面的契合度,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综合素养。在校内法学实践教学之余,高校还可与地方法院、律所、企业等合作,让学生接触法律行业的工作实际,锻炼学生实践技能。高校可采用实地观摩或线上观摩的方式,落实审判观摩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法院审判工作。以此类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实际的法律工作,明白法院的审判流程和工作环节,结合法律依据的讲解,全面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同时,针对学生主修课程,高校可组织学生开展与主修课程相契合的法律实践活动,以此锻炼学生复合型技能。例如,针对会计学专业的辅修人才,应为其提供相关的企业会计实务、法务会计等实践活动。
严格考核管理,确保法学人才高质量发展。落实辅修学位培养模式过程中,较易出现考勤、考核不严格等现象,从而影响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为落实好法学辅修学位培养模式,高校应建立法学辅修严格的考勤和考核制度,既端正辅修人才的学习态度,又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保障法学辅修学位培养的实施效果。
重视法学辅修质量监管。高校应将法学辅修学位培养纳入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对法学辅修学位培养各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尤其是要对课程的计划编排、考勤、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设置科学合理的监管模式和标准,避免学生敷衍对待法学辅修专业学习。以此督促学生重视法学辅修课程,并能以端正的态度开展课程学习和实践锻炼。
优化调整考核评价模式。高校及教师应立足法学辅修课程及学生的学情实际,按照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置考核评价制度,对通过考核的学生方可授予法学辅修学位。具体而言,针对法学专业理论知识,采用书面考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综合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针对法学实践技能,采用模拟法庭、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考查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养。只有严标准、高要求、重考查,才能高质量落实好法学辅修学位培养模式,真正培养出复合型法学人才。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本文系东南大学2022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法学辅修学位培养的模式转型与实践创新”成果〈编号2023-137〉) 炒股杠杆开户平台
学生教师高校学位法学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Powered by 炒股在线配资开户_配资炒股申请开户_炒股十倍配资申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