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明朝正德年间,一个瘴气弥漫、山岭叠翠的龙场,一位中年失意的儒生坐在石头旁,微微闭目。眼前的一切显得苍凉且孤寂,但他的内心却涌动着某种即将突破的力量。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王阳明。
彼时,他已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成长为身经百战的官员,却因直言得罪权贵,被贬至贵州偏远之地。在这个名为“万山之州”的地方,竹林茂密,毒蛇出没,人迹罕至。普通人可能早已因绝望而放弃,但王阳明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待这一切。
他选了个地方,命人抬来石头,亲手打造了一副石棺,躺下去静思。他说:“既然生死无常,那不如先看透生死,再谈其他。”这句话,奠定了他人生哲学的转折点。那么,阳明心学到底是怎么来的?它又为何会被后人誉为“人类哲学的巅峰”?
从竹子到石棺的转变
王阳明年轻时,是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熟读圣贤书,信奉理学巨擘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说。他最著名的一次实践,就是端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盯着竹子发呆,试图通过观察,参透竹子的“天理”。可七天之后,他不仅没找到答案,还搞得自己头晕目眩,甚至病倒了。
这让王阳明开始反思:难道朱熹的方法真的靠谱吗?数年后,他因直言触怒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面对瘴疠和毒虫的侵扰,他不再求外物,而是转而求己,日夜静坐,苦思冥想。某一日,他突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这短短的一句话,否定了朱熹“求理于物”的观念,提出了“求理于心”的核心主张。”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感情,而是每个人内在的道德意识,即“良知”。王阳明认为,只要能回归内心,激发“良知”,便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他的这一理念,正是从龙场的苦难中孕育而来。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基石。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人的内心即是万物之理。这与朱熹主张的“理在物外”截然不同。试想,一个小孩靠近井边。看到这一幕,无论你是谁,第一反应都会是赶紧把孩子拉回来。
这种下意识的行为,既不是外物教给你的,也不是出于利益考量,而是源自内心的“良知”。王阳明认为,这种“知善知恶”的能力,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理。可惜,这样的“良知”常常被私欲遮蔽。比如,明知道父母养育了自己,应当孝顺,可偏偏有些人对父母冷眼相待。
这是因为,他们的“真我”(良知)被“假我”(私欲)压制了。而“致良知”,就是把这种内在的光亮重新点燃。
行动才是真理的检验
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是对“致良知”的具体实践。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真正的“知”,一定会落实到“行”上;反过来,真正的“行”,也必须源于“真知”。比如,你明知道垃圾分类是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却总是懒得动手。
这种情况下,王阳明会说:“你其实并不真的‘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因为你的行为已经出卖了你的‘知’。”在他看来,只有当一个人把“知”落实到行动中,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哲学不仅是书斋中的思考,更是在风雨飘摇的明代中期,回应社会矛盾的实践。
光伏、风电行业相关协会已经牵头“反内卷”,储能行业的低价竞争则还在持续。
明代社会矛盾复杂。一方面,江南地区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传统的“士农工商”等级观念逐渐瓦解;另一方面,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导致民怨沸腾。
王阳明认为,当时的士大夫或高谈玄理,或趋炎附势,而缺乏实实在在的道德实践。他提出,“知行合一”不是空谈,而是要在具体事务中践行良知。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在江西平定叛乱时,对一群投降的贼人采取宽容态度。起初,他让这些人穿上官服,为其安排工作。
然而,当发现部分人仍有叛乱之心时,他不得不痛下杀手。这种决策既体现了“仁”,也展现了儒家的“薄厚之分”:对家人、百姓要仁爱,对恶人则需有所区别。
阳明心学的普世意义
王阳明的哲学突破了儒学、佛学、道学的藩篱,展现了普世价值。首先,“心即理”强调内在道德的普遍性。无论东西方,“良知”都被认为是判断善恶的核心。英国哲学家亚当·斯密的“良心法官”理论,与王阳明的“致良知”不谋而合。
其次,“知行合一”凸显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当下社会,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社会公益,单靠理论难以推动进步,唯有行动才能改变现状。最后,“致良知”呼唤人性的自觉。它强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反思和行动,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这一理念,在当前构建国际关系时尤为重要。比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阳明心学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阳明心学的价值,不仅限于理论探讨,更体现在当代社会的实际应用中。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改变,不是从外部环境开始,而是从内心觉醒出发。当你在面临选择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是出于良知,还是出于私欲?你是否真的在践行自己的信念?
只有做到“致良知”,并在行动中实现“知行合一”,才能如王阳明所言,达到“心即理”的境界。
参考文献:
【方礼刚】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与当代意义.2023-04-15交易配资
Powered by 炒股在线配资开户_配资炒股申请开户_炒股十倍配资申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